为推动大学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服务热情,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5年寒假期间,园林学院团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织学子纷纷通过社区服务、政务实践、就业实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认识家乡、感知家乡、热爱家乡。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智慧来助推家乡的进步与发展。
岗位实习实践——职业启航,赋能成长
张诗鑫来到邢台市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负责打印整理文件、撰写报告、参加工作会议以及协助领导传送文件等工作。她说:“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还让我积累了宝贵的职场经验。这段经历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未来挑战的决心”

服务家乡建设——青春助力,共建家园
丁钰涵带领幸福家园助力团队在延庆区儒林街道温泉南区东里社区,赵天琪和张家依在西城区展览路街道阜外东社区,向居民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同社区工作人员捡拾垃圾分类投放,携手居民和社区,共同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安维一带领乐善同行小队来到北京市昌平区金榜园社区开展了写福字、送祝福的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们提前送上新春的祝福与温暖。



志愿服务社会——“志”在心中,“愿”在行动
袁帅带领文韵传承队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志愿者带领游客走进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辉煌。她们向参观者普及中国历史、艺术、科技知识,一同感受民族伟大与自豪,接受文化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让文化力量深入人心。


陈微微和冯可心作为志愿者在门头沟区残联职康中心参与关爱残障人士社会实践活动。她们细心陪伴残障人士,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带动残障人士参与音乐、运动、手工、朗诵等多项活动。同时,她们与多名志愿者一起组织文艺汇演和生日会,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呼吁更多人关注残障群体,共同为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贡献力量。


通过“返家乡”,让学生们深刻体验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以青春热血铸就新时代的靓丽底色,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